報道公司事件 · 傳播行業動態
允許一切發生,做勇敢快樂的人。
上一次從影視內容里精準地領會到“允許一切發生”這句話,還是在《我的解放日志》里。那時候就在想,我們什么時候也能擁有傳遞這樣內核的作品?
《走走停停》就來了。
真喜歡老吳家這四口人,這個故事發生在川渝就是最對味的,松弛到骨子里,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緒,自然而然地過著每一天。
它是一部輕拿輕放的淡片,讓生活在鏡頭之間流動,沒有加工和提煉,只有日常的真實。
幽默是它的底色,充盈在一切不經意的細節里,我們每次的會心一笑,都是在和這些可愛的人物建立更深的感情。
不得不說,雖然脆皮“中年”吳迪跟當下的我們惺惺相惜,但我就是忍不住偏愛江美玲女士和吳明發同志。
兩位老師表演太好了,在他們身上,我們看到了家人之間愛意的多元光譜。
父母之間的愛,是帶著默契的拿捏,是心懷醋意的關注,是眼皮不抬就清楚對方小金庫的據點,是知道彼此各有相好、還能踏踏實實地過一輩子。
風雨數十載,兒女都到了立業的年紀,老夫老妻,互看生嫌,嫌棄里又有深深的理解和在乎。所以吳明發才會在江美玲走后,代替她給兒子的拍攝畫上句號。
那個背影蘊含了好多洶涌的感情,作為觀眾,我們甚至沒有發覺那不是江美玲,因為那一幕一切如常,是經年累月的熟知相伴,才能那么像。
他知道她一定希望兒子能完成自己的電影創作,做他想做的事;他更知道她熱愛生活,享受表演,那是她年輕時沒能選擇的人生路,他想替她圓上這個夢。
吳迪喊“咔”的時候,感覺大家都沉浸在回憶里,所以“媽媽”才會聽不見指令。直到“她”轉身回眸的一瞬間,淚水濕了眼眶,多希望時間能停止,讓那一刻保持地久一些,好像江美玲還在我們身邊。
父母對子女的愛也一樣,盡在不言中。吳迪和吳雙,都是活出自我的小孩,不然不會那么BKING。
一個北漂失敗,被現實狠狠捶打,還能在老同學面前硬撐“我最近在gap當中”;一個則把“滾”和“閉嘴”穿在身上,絕不內耗,精神狀態極好。
吳迪一點也不“無敵”,他就像中式的弗蘭西絲·哈,帶著文青的理想和單純,不耐受現實,也無法做到全然的樂觀和堅定。
一丟丟自命不凡,一丟丟窩窩囊囊,一丟丟無所謂,一丟丟小確喪。
還好這個家完全“容得下”他,讓他把屋里視線所及之處擺滿少年時的“榮譽”,來應對紀錄片拍攝;
允許他在家隨時隨地建組,無償征用家庭成員做工,唯一沒有利用價值的老漢,在家要充電沒插口,要休息沒空間;
找工作,老漢出馬刷臉,沒去上班,家人也接受,閑來無事跟著媽媽去超市,還能收獲一句“你回來也好,你還可以幫我拎點東西。”的肯定。
吳雙倒是相當“無雙”,感覺老吳家家庭地位排序,她能爭二保三。
黑皮,壯碩,工作是開“黃色法拉利”,說話言簡意賅但威懾力極強,生活就圖一個我得勁,我樂意。
送吳迪去面試路上要載客,二話不說把親哥扔在道邊;老漢讓她不要一天到晚像個男的一樣,她不動聲色直接忽視;她幾乎沒有太多表情,一張傲嬌的冷臉,襯得吳迪更像弟弟。
一家四口吃飯那場戲是全片精華,一個眼神就能知道這是多適配的一家人,媽媽和女兒對老漢和兒子的一切反應精準預判,吳雙上桌的熟練程度,足見她們處理這種交鋒場面的豐富經驗。
電影的英文名是“GOLD OR SHIT”,讓人想起老漢評價吳迪的那句話“是金子在哪都是金子,是坨屎,在哪都是坨屎”。
耳熟能詳的一句中國式批評,在電影的語境里,幾乎沒有傷害性,更像老漢一句恨鐵不成鋼的抱怨。
結合媽媽江美玲女士的另一句話來吸收,電影的主旨也完整了:“成功不見得是金子,失敗也不見得是屎,混得好混得壞,都是別人嘴上說說的,你自己曉得你是什么人就行了。”
兩代人,一起用他們的人生詮釋了何為“走走停停”。
很難說清我們是在哪一刻被悄悄治愈的,除了那些洋溢在電影各處的輕盈的快樂,關于生死別離,關于家庭親情,關于戀人未滿,電影都柔軟地點到為止。
于江美玲和吳明發而言,一輩子都在同行,你突然走不下去,我就替你走完。
于吳雙和吳迪而言,我曾開車載著你,我們一起前進,但你終究會在某個地點下車,走你自己的路。
于吳迪和馮柳柳而言,偶遇重逢都是突然降臨,短暫交錯過,總有一個人得先行一步。
走走停停,人生常態,走的時候全力以赴,停下來了也不要為難自己,最重要的是,未來也要繼續好好走。